总共被贬三次。第一次是因为参加“永贞革新”事件而遭贬。而第二、三次是因为写诗讽刺权贵而遭贬。刘禹锡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
刘禹锡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初入官场,再加上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在永贞改革开始之初,便大力的支持革新,与王叔文、共成一派。最后永贞革新失败后,便被贬于朗州。在十年后,刘禹锡被朝廷召回,回到长安之后,在一年春天,刘禹锡游玩时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诗,诗中隐约的包含对权臣的讽刺,被人抓住把柄,之后便又被贬,这次被贬了十二年。十二年后,刘禹锡重新游玩到玄都观的时候,又作诗一首,遭遇了第三次被贬。
刘禹锡虽然为人性格倔强刚毅,但是面对自己被贬,并没有消沉,而是积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