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标题是电视传媒在往外传播信息时对报道内容的高度概括的精华话语,要求达到简洁、精炼、准确、生动的效果。下面是电视新闻标题写作技巧,一起来了解下吧:
【电视新闻标题写作技巧】
1、 好的新闻标题要贴近群众
新闻工作是项严谨的工作,它不仅有求我们有很高的政治敏锐性,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还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做好当好政府的“喉舌”作用。而作为新闻核心内容的标题更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贴近群众。笔者写一条新闻起的原标题是《和庄镇群众自办文化艺术节》,稿件内容介绍和庄镇经济发展后,该镇群众在正月十五前自发组织活泼有趣的乡土文艺节目。
后把标题改成《和庄群众多才艺 自娱自乐赞生活》不仅点明了主题,还更贴近了群众;2009 年“庆十一”祖国的生日那天,笔者采访新郑市实验小学庆“十一”活动,标题为《十一:我们一起唱国歌》,充分体现了祖国的花朵用实际行动来庆祝祖国的生日。 由于电视的传播特性,要求在一瞥之间,观众能够尽明题义。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的标题,不仅高度概括,还要一目了然。不能一味强求简练,甚至观众读起来困难费解,少用专业代称,更不能用文言代替。比如《农合行自我加压创效益》这样的标题,如果不是在当地播出,笔者觉得“新郑农村合作银行”不宜简化成“农合行”。像《某某:孝敬公婆 邻居夸赞》、《小红枣卖出好价钱》这些标题笔者觉得一目了然,朗朗上口。
2、 好的标题要标新立异
短新快是新闻的生命,不仅新闻要新,作为新闻“眼睛”的标题,更以创新为使命。古人就有为求一字捻断数根须的做法,因此好标题就是在这样反复地分析、比较和鉴别中“跳”出来的。笔者采写新郑枣乡风情游开幕,原标题为“红枣之乡喜迎八方客”,这条稿件本来写红红火火的枣乡风情游,标题写的有点不贴近群众,后来改成“新郑:枣儿红了 枣农笑了”,当地举办枣乡风情游的目的就是通过风情游,让更多的枣农走上富裕的道路,标题也用一个“红”字把当地传统节日的气氛表现出来,一个“笑”字也表现了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盼,这也使得文章看起来显得活泼可爱多了;有条新闻原标题为“飞机开往新郑”,改为“飞机向着新郑飞”,意思虽相同,意境却不同,后一句话更体现了人们的喜悦之情。 由于电视屏幕的空间有限,再加上过多过杂的字幕会影响收视效果,因此,相对于报纸较多使用复合型标题,电视新闻标题除重大时政报道、主题性报道或新闻专题片外,一般以单一型标题为主。
人们通常把标题分为实题、虚题和虚实结合题三种。由于电视的家用特性,观众一般不愿意过多思考。所以,电视的标题要多用实题,不能滥用对偶和文采。如“十年一剑 书就亮丽青春――记某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张某某”经过编辑处理改为“张某某:兢兢业业干出个样来”,修改后的标题突出了张某某的工作态度和决心毅力。
有些记者时常会写这样的标题,如某项工作“成效显著”、“取得突破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某某“生产运行平稳”等等这种万能标题,没有实际内容,千篇一律。作为电视记者,应以创新为己任,即使是对重复宣传的老题材,也应千方百计挖掘出新的特点。
3、 好的标题要鲜活生动
一条新闻,能不能打动读者,吸引观众,标题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一个好的标题,往往会使一篇新闻生辉增色,诙谐幽默的语言,会使受众赏心悦目,回味悠长,产生浓厚的观看意愿。笔者采访中发现,近年来新郑生态逐步变好的现象,就是鸟类变多的问题,刚开始写的标题是《新郑生态良好鸟儿变多》,后来经过仔细揣摩改成《新郑处处闻啼鸟》这样一改,就显得生动形象多了,给新闻还在上级媒体采用播发。还有一条新闻的标题为“泳池,孩子们夏天的乐园”,既妙趣横生,又耐人寻味。 因此,电视新闻标题写作,要紧扣文章的内容,拟好和改好标题: 首先,从弄清新闻事实的基本要素入手。
在采访中,记者首先要对新闻的五要素了解清楚,在弄清事实的来龙去脉之后,才能考虑写作重点,提炼新闻的标题。当然,作为电视新闻的标题可不苛求新闻五要素齐全。但是,“何事”这个要素是不可省略的。例如: 新郑抢修保护子产墓 --2010 年 8 月 10 日新郑广播电视台《新郑新闻》 这个新闻标题仅仅提及了两个要素:一是“何地”-- 新郑;二是“何事”-- 抢修保护子产墓。至于其它要素,虽没触及,但仍向观众准确地传递了要报道的新闻内容。
其次,从能够揭示新闻价值方面下笔。“言简意赅”是对写文章的要求,也是制作各种体裁的标题的需要。因此,在拟新闻标题时,要用较少的文字反映新闻事实中的要旨和精华,做到字斟句酌,达到“字字顶用”。
4、 好的标题要立体多维
电视新闻的标题虽然不能像报纸那样做成引题、主题、副题等复合型标题,但是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字幕系统趋向立体图文系统。比如新郑广播电视台《新郑新闻》的每一组新闻的字幕前都标有“要闻”、“新闻”、“简讯”等字幕栏花,这其实也是新闻标题的延伸,这些字幕栏花,对观众来说是一种提示和导读。另外,现在的字幕一般都有背景底板,出入一般都带有运动特技,有时还伴有音响音效,可以说,现在的电视新闻字幕是一个立体的多维字幕。这就要求各个元素,底板形状、颜色和字体、字号、颜色搭配合理、相得益彰,音效和运动既要生动活泼,又要与新闻风格协调一致。
【电视新闻标题制作原则】
一、浓缩事实,凝练概括
电视新闻标题不像报纸标题那样可有肩题、主题、副题,而只有一个主题,且受观众视觉习惯限制最好不超过一行(15字),这样观众就可以在一瞥之间,尽明题义。这就要求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最具有新闻价值且易于为观众接受的典型事实浓缩出来,删繁就简,进行准确生动的提炼概括。如《46名村官吃上财政饭》等标题,通俗精练,让观众一目了然。
二、突出一点,不及其余
这种提法看似偏颇,实则符合新闻规律。新闻是事实的报道,标题要用事实说话。但是,电视新闻标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一条新闻的若干事实或一个事实的若干方面统统写在标题里。那些东西都已在电视画面和解说词中交代清楚了。因此,标题制作要有取有舍、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要抓准新闻的要旨,反映事物的精髓,切忌大而全、大而空。从今年8月份起,东阿县电视台推出了一组反映农村先进支部书记的系列报道,在所报道的十几位村支书典型中,我们根据每个人的事迹概括出最能反映其精神风貌的一个特点,做成“贴心支书”、“服务支书”、“创新支书”、“廉政支书”等标题相继播出。观众普遍反映:这组典型特点突出,性格鲜明,看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新颖独到,切忌重复
有一种在屏幕上司空见惯的标题,如某项工作“成效显著”、“实现新突破”,某个人被誉为“艰苦创业的模范”、“群众致富的带头人”等等,这种被称为“保留项目”的万能标题,只不过是人名或单位名外加无实际内容的口号而已,千篇一律,令人望而生厌。
作为电视编辑或记者,应以创新为己任,不能一味模仿别人,即使是对重复宣传的老题材,也应千方百计挖掘出新的特点。因为世间万物千变万化,就是同一类型的事物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也不是完全雷同的。最近,东阿县对新提拔的一批科级干部集中进行了一次政治学习和业务培训活动。如果将这条新闻标题定为《东阿县举办新提拔科级干部培训班》就毫无新意和特色可言,我们拟出《新官上任先充电》一题,简洁明快,朗朗上口,令人耳目一新。
四、富有活力,动感十足
对新闻内容的概括也好,浓缩也罢,都要切忌把那些精彩的事实淹没于平铺直叙的枯燥文字中,应尽量把静态的变成跳跃的,把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的,把干巴乏味的变成栩栩如生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多用动词。要选用最确切、最有个性的动态语言来表达新闻事实,做到字字掷地有声,使整个标题都“动”起来、“活”起来。某村农民靠饲养波尔山羊发家致富,将标题定为《牵着波尔山羊奔小康》就显得形象生动。
【电视新闻标题的禁忌】
一忌题不对文。
新闻标题的第一要求就应该准确地概括新闻内容,好的标题,可以鲜明地表现新闻的主题,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从而让人产生急欲知道内容的强烈愿望或者一眼就大致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而不好、不恰当的标题,或以偏概全,或夸大其词,或词不达意,只会误导受众。比如《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这条标题的主语和宾语都不是特指,观众在看了这条标题后并不会清晰地知道“政府的什么部门”要对“哪些药品交易市场”进行取缔,因此它并没有起到标题最起码的提示作用。再如“种下金种子,长出金果子”。这条新闻讲的是某地农民改种一个西红柿新品种之后,产量比以前有所增长的事,通过对新闻的仔细了解后,就会发现作者在标题的制作上对事实有所夸大。
二忌哆唆冗长。
电视新闻标题是将字幕条贴挂在动态画面之上,字幕的背景对观众视觉会有一定干扰,而且贴挂的时间又很短,通常只有五到十秒的时间,所以如果标题太长,很难让观众看清标题的内容及含义,因此制作标题时,必须锤炼标题的文字。压缩与概括标题中可有可无的内容,删去标题中可有可无的词和字,改变叙述方式使标题简洁,适当用简称使标题清晰。比如《两节期间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按照组织程序一律先免职》,如此冗长的标题不但字幕很难设计,播出时也很难让观众看清,如果改成《领导过节应自律,违规收礼将免职》,则又简洁又明了。
三忌老套乏味。
要采制最鲜活的新闻,是对新闻记者的一贯要求,那么,为鲜活的新闻取一个标新立异的标题,则是画了龙又点了睛。有时为了拟制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常常要写一二十个题目,以便从中挑选一个最有新意的,好标题就是在这样反复地分析、比较和鉴别中“跳”出来的。有一位记者采写了一条农民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合理规划家庭生产,取得很好经济效益的新闻,这条新闻内容很有新意,而记者为其取的标题更有创意――“庄稼院里的‘211工程’”。“211工程”本是我国对高校发展的一项规划,是科学而严谨的,用它来形容这位农民对生产生活的规划,不但说明了新时代农民的科学意识、探索精神,而且生动精彩,富有时代特色,要比“××走上致富路”“脱掉贫困帽子”等被用滥了的词汇要好得多。
四忌哗众取宠。
标题选择的事实与观点必须与新闻内容的本质一致,在感情表达上要把握好“度”,不能一味追求“抓人”而造成文题不符的现象,不能刻意放大,刻意夸张,刻意私有化、刻意丑化。比如下面这个标题:《某明星在大街上被人强行拖行》其实就是一个人拖着一个印有某明星头像的纸袋在街上走。像这样的标题不但浪费了观众的时间,欺骗了观众的感情,而且还会使观众因为受过骗,造成“狼来了”的后果,而错过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现在网络上出现一批“标题党”,他们就是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以达到各种目的。其发帖的标题严重夸张,帖子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这些人有的是出于无聊、好玩或者追求精神刺激的目的,意图捉弄其他网友;而更多的“标题党”成员是为了增加本网站、论坛、博客或者个人帖子的访问量,而恶意欺骗广大网友。现在某些电视新闻节目也有一点“标题党”的趋势,要特别注意杜绝,否刚将严重影响电视新闻的公信力。
【电视新闻标题如何吸引人】
提炼主题,深化内容。
不管是电视媒体还是平面媒体甚至是网络媒体,标题都是新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传达新闻主题、评价新闻事实、深化新闻背景等诸多功能,对于观众的视觉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到了现在的读题时代,标题的重要性越发突出,“标题党”的概念就从反面印证了事实的存在。“经过字斟句酌,贴切精准的好标题常常可以强化主题、评价事件、诠释内涵、激发共鸣,是观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获得新闻审美愉悦的重要源泉,这是画面和声音这些传播要素所无法代替的。好的标题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酶’,有助于观众对新闻全方位地解读、消化和吸收。”
丰富信息,加深记忆。
电视媒介的优势是声画兼具,直观性强;其劣势就是线性传播,播放内容稍纵即逝,不可“翻阅”。所以,标题就起到了丰富新闻内容,加深观众印象的作用。个性、有特色的新闻标题可以在瞬间抓住观众眼球,吸引他继续往下看,从而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优化编排,美化荧屏。电视是声音画面并重的一种传播媒介,作为电视新闻的标题,它是电视画面的组成部分,很难想象没有标题的电视新闻会是什么样子。同时,电视新闻标题也是电视包装的一部分,它跟一个栏目、一个频道的整体包装浑然一体,所以,它的存在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美化屏幕的作用。
吸引观众,引人入胜。
当今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人们无时无刻不被信息包围着。同时,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对信息的识别和判断也更加“浮光掠影”,纸质媒体早已进入读题时代,新兴的网络媒体也成为利用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的“标题党”。新闻标题对于传播新闻事实,吸引受众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种信息泛滥的时代,对于传统的电视媒体而言,新闻标题的功能和作用就更加需要放大和强化,尤其是在目前电视频道、电视新闻节目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电视遥控器在频繁更换频道的同时,如果屏幕上出现一条抢眼的标题,或许就能立马留住观众,从而使节目达到更好的传播和收视效果,增强竞争力。那么,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编辑记者,我们应该怎么提炼、制作新闻标题呢?
避虚就实,虚实结合。毋庸置疑,电视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它通过声画等多个通道传播信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把最有价值的信息传达给观众,让观众全面深入地获取信息至关重要,因此,新闻标题一定不能“假大空”,而要“实实在在”。比如,今年3月郑州房价首次出现下降,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新闻开汇》栏目记者在制作此条节目时拟定的题目是《郑州房价终于降了》,按说这个标题也是个实题,但它所传达的信息还是有点“虚”,房价具体降了多少呢?是大幅下降还是略微下调呢?观众最想知道的信息标题中并未交代。在播发节目时编辑把标题改成了《郑州房价降了24元》,该标题不仅说出了郑州房价下降的新闻事实,还把下降的幅度予以明确体现,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最核心的信息。
当然,电视新闻标题也并不是越实越好,太实则让人缺乏想象,太虚则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虚实结合是应该遵循的总体原则。在2011年《新闻开汇》栏目也曾播发过这样一条调查节目——《喝出“毒瘾”的止咳药》,从标题能大致看出这篇报道是关于止咳药的调查,标题说出了新闻事实但又没有完全把意思说破,止咳药怎么能喝出“毒瘾”,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呢?标题激发了让观众看下去的欲望。
口语表达,简明扼要。
电视是一种“家用媒体”,因为是“家用”,注定电视语言是那种跟观众拉家常式的交流,决不能文绉绉、硬生生,所以口语化表达是对其的必然要求。作为新闻标题同样如此:文字要口语化,语言要生动,贴近百姓、贴近市井、贴近生活。
其实,不光在电视新闻中需要口语化的表述被广泛运用,在平面媒体,尤其是都市报中亦同样如此。南方报系的《南方都市报》、《都市快报》等,它们的标题运用就是口语化的很好例子,完全打破了报纸对眉题、主题、副题等固有区分形式的条条框框,开创了多行标题的报道风格。但是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因受屏幕限制,新闻标题不可能容纳太多文字,所以简洁明了是其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多用动词,增强动感。
不管是正在发生的还是已经发生的抑或是将要发生的新闻,它都是动态事件,时刻处在变化之中,因此,新闻标题也要体现出“动感”来,“在制作新闻标题时更应在寻找动感上下工夫,多在描述和表现事物的动态上动脑筋,让活生生的语句进入标题,把标题与观众感知的变动表象联系起来,使之形象生动、动感十足”,从而增强标题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观众。如《新闻开汇》曾播发的《轰的一声 房子平了》、《抢金店:一个抡锤一个挖洞》、《干了一个月 反欠三千块》等新闻节目,标题中动词的运用就很好地把动感的画面呈现了出来,在观众脑海中再现了一个十分生动的现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