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化的摄像设备以及辅助器材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类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摇臂作为电视摄像过程中的主要辅助工具之一,怎样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这就要求从事摇臂摄像的摄像师一定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及技术水平。下面是电视摄像中摇臂使用技巧,一起来了解下吧:
【电视摄像中摇臂使用技巧】
一、与其他机位的配合艺术
在多机位的前提下进行拍摄,各个机位之间的联系一定要尤为密切。在这个过程中,摇臂发挥着衔接的作用,每个机位想要很好地联系起来,就需要摇臂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拍摄之前,每一个摄像机都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相互联系好,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负责什么。在拍摄的过程中,摇臂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在画面中需要特殊表现的就需要摇臂发挥作用。
例如,将主体运动的过程或者空间位置的镜头、渲染观众情绪的镜头等都体现出来。除此之外,针对那些常规机位无法拍摄到的内容,摇臂要全面地将其体现出来,这样一来,视觉冲击力会更加强烈,例如,可以将人物身上的一些细节放大展示出来。在很多现场中需要进行多机位的拍摄,摇臂和主机位之间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问题,在布置现场的时候,摇臂的架设位置一定要进行充分考虑。当位置确定下来之后,开始使用摇臂的时候,现场的灯光最好可以将其掩饰起来,例如:灯光比较黯淡的地方使用摇臂就比较合适。
二、拍摄画面的处理艺术
在摇臂拍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的镜头都是运动的,因为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动感和表现力,有的时候,高点固定的机位也可以对其进行使用,但是摇臂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稳、匀、准在摇臂进行拍摄的时候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稳就是起幅、落幅时用力要稳,摇臂晃动的现象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匀就是在运动过程中,使速度保持一定的均匀,要明确地了解运动最终的目的,一定要匀速进行;准就是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对准需要进行拍摄的主体,有明确的目的,尤其是对单一主体进行拍摄的时候,在屏幕中,一定要让主体占有固定的位置,绝对不允许在运动过程中失去主体。
三、拍摄节奏的处理艺术
律动、强弱、长短、动静、有无、此彼、张弛之间发生的变化,所产生一定的规律,就是节奏,所产生的节奏一定是要在声音节奏和画面节奏相结合的情况下体现出来的。而视听主要就是体现在电视和电影运行过程中,在节奏上,声音和画面节奏之间的关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在镜头中,稳定和运动是相互依托存在的,在拍摄节目的过程中,动静相结合,这在运动过程中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任何一个节目在进行编排结构上“起承转合”在其中得到很好发挥,对节目就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找出节目的重点,在转折点、关键点处让影像的运动与节目起承转合的变化呼应,这样的话,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就尤为强烈,审美和谐也就随之产生。总之,在镜头运动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视觉冲击力和新鲜感一定要很强。
在很多时候,摇臂的镜头只是普通的运动镜头,并不是长镜头,但是只要能够将镜头内部的隐性剪辑做出来,镜头画面的档次马上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与节目的主题相结合,在拍摄过程中,将其编辑工作完成,这就要求在拍摄过程中,摄像者一定要站在多种角度上将任务完成,拍摄者不仅要有专业的摄影技术,而且对于节目的策划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使自身也具有编辑的素质。应该时刻谨记,如果隐性剪辑拍摄可以在日常中多使用一些,个人的拍摄水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电视综艺晚会摇臂摄像技巧】
1、摇臂架设位置的艺术选择
1.1摇臂的架设原则
在电视综艺晚会的拍摄现场,在对摇臂的架设位置进行确定时,一定要遵循跨界的原则。跨界拍摄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摄像机在运动的过程中拍摄到更多的画面内容。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在对综艺晚会拍摄现场进行摇臂架设时,一般都会将摇臂设置在不同环境、不同区域的交界处,以此来确保镜头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将晚会现场的变换过程交代清楚,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效应。所谓的跨界拍摄,既可以是实际的空间跨界,又可以是抽象的空间跨界。实际的跨界就是指演出现场与观众区的界限、建筑物内外的界限;抽象的界限就是指轴线、地平线等。
1.2摇臂架设的安全问题
在对摇臂的架设位置进行设定时,还必须符合晚会现场的相关安全要求。由于摇臂较为笨重,且在拍摄的过程中,其活动的位置相对较大,所以在对其进行架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架设过程中的安全要求。比如,架设摇臂的位置是否具有足够的硬度,在摇臂的活动范围内是否会遇到障碍物,摇臂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否会打到观众等。
2、与现场各机位的艺术配合
2.1摇臂的艺术作用
目前,电视综艺晚会都是采用多机位、多角度来完成晚会的摄录工作的,因此,在晚会现场各机位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晚会现场的摄录配合过程中,摇臂具有过渡以及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可以将各个机位所拍摄到的画面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晚会的拍摄现场,摇臂拍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拍摄观众的情绪、空间位置以及主体的运动过程等画面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此外,摇臂的使用还可以对一些细节的画面进行特写,以此来丰富晚会拍摄过程中的画面内容,强化晚会拍摄过程中的现场感,例如演员的眼睛、表情等。
2.2防止主位穿帮
在对电视综艺晚会使用多机位拍摄时,摇臂的使用经常会涉及到主机位穿帮的问题,因此,在对摇臂的位置进行选择时,一定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在确定摇臂的位置后,如果遇到主机位穿帮时,可以利用光线来对其进行隐蔽,在摇臂处于停工状态时,一定要确保其与主机位的拍摄方向处于平行状态,以此来避免主机位穿帮的问题出现。
3、对于画面的艺术处理
3.1摇臂拍摄运动画面的要求
在晚会的拍摄现场,摇臂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画面的运动感,它在拍摄的过程中,还可以在某个固定的高位点上来对其进行拍摄。摇臂在拍摄过程中的画面处理必须遵守准、匀、稳等原则。在电视综艺晚会的拍摄现场,一定要确保摇臂在使用过程中的起幅以及落幅的稳定;在拍摄运动镜头时,一定要匀速运动,确保拍摄到的画面能够符合人体的视觉间歇时间。此外,在拍摄的过程中,还必须要确保拍摄主体始终处于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之内,避免在拍摄运动镜头的过程中,出现主体缺失现象。
在对摇臂画面进行控制时,务必要格外注意其起幅以及落幅,以此来确保摇臂所拍摄的画面具有指向明确、内容饱满的特点。由于摇臂所拍摄到的内容是连接静态画面和动态画面的关键条件,一旦出现瑕疵就很容易被发现。要想在拍摄的过程中将摇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这就要求摄像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在对晚会进行拍摄前,一定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对晚会现场进行试拍,以便于找到新鲜的视觉因素,并对摇臂的运动轨迹进行提前预设,以便于将其运用到晚会现场的拍摄过程中。在晚会的实际拍摄设时,务必要确保其起幅以及落幅具有变化明显、时间简短的特点,且在拍摄的过程中,最好使用多景别的方式来对镜头中的主体进行表现。
3.2用摇臂拍摄画面时的注意事项
利用摇臂来对晚会现场进行拍摄时,经常会在不经意间将自身的影子拍摄到画面中,特别是对室内场景进行近景俯拍时,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就会大大的增加。为了避免在拍摄时出现此类现象,在拍摄前就必须对光源的位置进行确定,尽量利用逆光、侧光以及侧逆光的方式来设计摇臂的运动轨迹,同时还必须选择适宜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画面处理,避免将自己的影子拍摄到画面中。
4、处理节奏的艺术
电视节奏主要来自于画面的张弛、动静以及声音的有无、强弱。一台质量较高的电视晚会节目,不仅要具有较好的画面结构以及声音结构,而且还必须将这两种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电视的画面和声音呈现出一种较为和谐的状态,为受众带来较为丰富的视觉盛宴以及听觉享受。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其独特的结构,镜头语言也不例外,镜头语言既包含了运动变化阶段,又涵盖了稳定阶段。为了给受众提供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在利用摇臂对晚会现场进行拍摄时,一定要让镜头的运动与节目的变化保持高度一致,这也是保证镜头的运动合乎情理的基础条件。在对晚会进行拍摄前,一定要对节目的内容以及编排顺序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于在拍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节目的内容以及转换的情况来进行镜头切换。
5、处理隐形剪辑的艺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视摄像过程中的每个镜头画面的选择就是一次剪辑,剪辑后画面的质量优劣完全取决于摄像师对主体的掌握程度及其摄像水平的高低。隐形剪辑作为一种特殊的剪辑方式,决定其剪辑效果的主要因素就是蒙太奇的运用情况。在对晚会现场进行拍摄时,蒙太奇手法的合理利用,对节目的整体拍摄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它还为节目的后期剪辑提供了便利。
【电视摄像摇臂的技巧】
1、认识摄像摇臂
摇臂是摄像的辅助设备,类似三脚架,使用三脚架是为拍摄时保持画面的稳定,而摇臂则是为拍摄出具有动感的画面。
1.1 摄像摇臂的种类摄像摇臂分为很多种。按电影应用和电视应用来划分,相应分为:电影摄像摇臂和电视摄像摇臂。电影摄像摇臂相对于电视摄像摇臂来说,体积较为庞大,技术含量更高,种类不多。电视摄像摇臂的种类比较多,一般可分为3种:1)轻型摇臂,通常其臂长不超过6米,体积小,承重较轻,架设的机型为家用摄像机,适用在小空间里拍摄,信号指标为民用级;2)重型摇臂,又称广播级摇臂,臂长可达18米或更长,体积大,架设广播级摄像机,适合在空旷的室外拍摄;3)中型摇臂,臂长介于轻型摇臂和重型摇臂之间,一般臂长为9米左右,适用架设专业级摄像机,以室内使用为主。
1.2 电视摄像摇臂的结构以技术含量较高的重型摇臂为例,其结构分为:控制单元、吊臂单元、主杆、线缆和脚架车等。控制单元主要包括:控制箱、控制手柄、监视器和配重。控制箱是摇臂的中枢,操控手柄能控制摄像机变焦、聚焦、光圈、俯仰和录像及停止。监视器一般配有两台,一台用于监视本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另一台用于监视导播切出的画面。
配重,用于平衡整个摇臂,便于操控摄像机在空中运动。吊臂单元主要包括:吊臂和电控云台。吊臂用来稳固摄像机,电控云台用于控制摄像机水平和俯仰运动。主杆,由若干段臂杆组成,是摇臂的主体,臂杆上开有防风孔。防风孔有3大作用:1)减轻主杆的重量;2)具有透风,减少运动时的阻力,有利于在拍摄时不会因为风力而影响拍摄质量;
3)具有透光作用,没有透风孔的主杆,在晚会现场,主杆经过灯光时有一道生硬的黑影经过舞台,而有大防风孔的摇臂主杆基本看不到黑影。线缆,有2种,一种是传输线缆,主要用于传输控制信号、视频信号和电源;另一种是稳固缆,有平衡缆、顶部缆和侧缆。稳固缆的作用是使电控云台在摇臂上下移动时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保证摇臂臂身的平直,给电控云台和和摄像机一个牵引力,增加臂身的刚性。脚架车,一般为立柱式三角拉杆结构,基底有方向自锁脚轮,可以在平地上滑动,是摇臂的主要承重者。
2、电视摄像摇臂的使用
2.1 选定位置电视摄像摇臂位置要注意以下选取原则。1)安全性,选取能承重摇臂,空中没有阻碍摇臂运动的地方架设摇臂。在室外架设摇臂时更加要注意地面的承重能力,考虑树木和空中电缆是否阻碍摇臂的运动。晚会中使用,考虑舞台灯光、装饰物等的阻碍。2)美观性,不影响观众视线,不破坏其它摄像机的构图,即尽量不进入其它摄像机的镜头。
3)便捷性,以画面出现最为频繁的点作为运动轴心。例如,摄录晚会舞台的摇臂,其垂直的落点应该在舞台的中间,前后左右预留有运动的空间。除以上3点之外,还要考虑其它因素,比如,场地空间的限制,比赛类节目中比赛规则不允许占用的地方等等。
2.2 熟悉和试用摇臂安装调试完毕后,试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摇臂摄像技术人员通过试用找到感觉,在两个摄像摇臂人员一起操作时,增加两人的配合默契。摇臂摄像机在节目中的应用水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摄像技术人员与导演之间的沟通。在节目录制前,摇臂摄像技术人员一定要和导演对节目录制流程进行充分的沟通,预先熟悉录制节目内容,设计节目录制中需要用到摇臂镜头的画面以及镜头的构图方式,使摇臂摄像技术能够发挥出最佳作用。
在节目的排练或彩排过程中进行试用,效果更佳。重型摄像摇臂应该有两个人同时操作使用,其中一人控制摄像机的方向和位置,保证摄像机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另一人操作控制手柄,保证画面质量。一个优秀的摇臂摄像技术人员不仅要有好的技术,而且也要有健康的体质。一台重型摄像摇臂,少则五六百千克,工作时在液压脚架上反复以时速20千米的速度上下左右俯冲,在落幅时是需要摇臂摄像技术人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
2.3 电视摇臂摄像镜头画面的应用运用摇臂摄像的目的是拍摄其它摄像方式不能捕捉到的镜头。摇臂摄像最大的特点就是“摇”,即“移动拍摄”,产生动感,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新鲜元素。“移动拍摄”,指摄像机相对被摄对象的位移。一个物体,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选用的参照物不同,其运动情况的描述就不一样,在“移动拍摄”表现的结果就是动感强弱的差别。参照物距离摄像机越近越好,参照物越近,动感越强。参照物也可以作为画面的前景使用,例如,广场大型活动中摇臂摄像机掠过观众头顶的镜头,参照物就是观众,机位越高则动感越弱。只有机位低,在观众头顶掠过才能产生很强烈的冲击力和动感。另外,舞台前的绿色盆景,舞台上空悬挂的道具,如,伞、气球之类,也可以作为参照物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画面的前景,只有选好参照物,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摇臂摄像角度的选择要富有创意,除了很容易实现的大俯大仰角度产生的强运动镜头之外,还要根据现场情况捕捉一些小景别,选取其它常规摄像机位无法达到的位置,以及现场观众无法观看到的构图来摄录静止的或慢节奏的镜头。例如:在舞台一侧上空摄录大型舞蹈的造型,大型晚会和体育活动节目选取的角度,设计的构图要活泼、宽广。对于会议类和对话类的节目,选取的角度不宜太花俏,节奏应缓慢,摇臂摄像机镜头不适合大幅度运动。
运用摇臂摄像也要遵循普通摄像的基本规律和原则,拍摄过程中要做到3个方面:稳、匀、准。稳,就是镜头开始运动时有起幅,停止时有落幅。起幅和落幅要有力,摇臂不晃动。匀,就是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匀速,快慢适中,太快了,让人看不清,容易引起眼睛疲劳,太慢,让人无法忍受,引起观众心情压抑。准,就是运动过程中始终对准主体,让主体处于画面构图的最佳位置,切忌画面不准,出现拉锯式地去找主体的镜头。
【摇臂技术在电视摄像中的应用】
一、摇臂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摇臂技术从西方传入中国,以其独特的性能和特性在摄像领域中逐渐得到推广和认可,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摄影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摇臂与斯坦尼康等辅助性拍摄器材相类似,根据需要,可单独拍摄使用,也可与轨道、航拍器等摄像器材配合使用,拍摄效果明显。
在摇臂的使用上,拍摄电视节目和拍摄电影有很大的区别:电影摄像多配合轨道进行使用,电视摄像则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适用范围灵活调整臂长,适用于室内也适用于室外;电影摄像所使用的摇臂体积较大,电视摄像所使用摇臂较小;拍摄电影时使用摇臂的精准度要比拍摄电视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在实际使用中根据摇臂臂体的长度、体积可分为重、中、轻三种。
重型摇臂的臂长最长,长度可达18米以上,体积较大,用于空间开阔的外景场地;轻型摇臂的臂长一般在6米以内,体积小、灵活,部分小摇臂没有电控部分,多用于家用摄像机在室内拍摄;所谓中型摇臂就是我们日常见得最多的摇臂,臂长一般在9米至18米之间,室内使用得最多,随着科技的发展摇臂的臂体出现了电动伸缩臂体,更方便使用,平时以室内为主,也可在室外使用。
摇臂是以底层三角架为主体,之上是臂体,云台承重摄像机。臂体的另一端是电控单元、配重。要想摇臂在拍摄中自如运用,首先要保证臂体水平,以三角架为中心、臂体后半部为半径的圆内无障碍物。摇臂在实际运用中最大的优势是能深入现场快速完成俯、仰、冲、移等景别变化的长镜头。如此功能避免了摄像单一取景方式,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纵深感,丰富了节目的镜头语言,使观众得以从立体、多面观察拍摄对象,有效提升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
1. 摇臂架设的技巧。在电视综艺节目摇臂架设中,“跨界”成为主要原则。跨界是指以舞台为界,既能拍摄到舞台上演员演出的精彩的画面,又可以拍摄到台下观众互动热烈的场面,呈现丰富的艺术视觉效果。抽象地说“跨界”就是指对拍摄空间轴线、地平线等结构的交错运用。现场的摇臂架设位置一定要遵循跨界原则,一般都会将摇臂架在环境与区域的交界处。
另一台摇臂在舞台后放置,位置决定摇臂拍摄的镜头能保证实现最好的角度,录制出现场灯光层次及多样的区域,为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效应。架设摇臂时要充分考虑到摇臂体积过大对地面支撑硬度的要求、拍摄活动范围、移动障碍物,以及摇臂运动中对观众人身安全的考虑等问题,确保拍摄任务的顺利完成。
2.多机位的配合技巧。现场电视拍摄过程中,多机位联合作业必不可少,摇臂与其他机位相互配合,形成互补至关重要。在多机位拍摄中,摇臂主要功能是对主机位拍摄漏点的补充,以及对高难细节和极致镜头的捕捉。其一,与主机位配合,做到穿针引线。在现场拍摄过程中,摇臂的灵活性,使之能够与主机位形成良性配合,将主机位与各个机位的镜头连接在一起,起到承上启下的连续和过渡作用。所以,拍摄前与其他机位的摄像沟通与协调很有必要,从而明确摇臂的任务,避免撞车重复,甚至相互干扰。其二,精细镜头拍摄,增加视觉效应。精细镜头的捕捉可以有效解决常规机位拍摄不到的问题,也是摇臂大显身手的时机。摇臂可以运用自身优势,对演出者的放大渲染、空间位置等镜头做到完美“捕获”。例如,钢琴师灵敏悦动的手指动作,舞蹈演员入情入境的眼神,近景魔术神奇莫测的转换,甚至大俯大仰、倾斜倒立的镜头,给观众以浓厚的观赏兴趣,增强画面的动感,强化观众情绪,提升艺术观赏性。
3. 避免主位穿帮技巧。在拍摄电视综艺节目时都会采用多机位拍摄,摇臂在拍摄中可以起到放大空间,调节画面运动节奏的作用。换言之,摇臂要防止与主机位的拍摄穿帮。所以,摇臂架设位置要恰当适宜、隐蔽可行,一般采取暗处拍摄。可以利用灯光效果,防止摇臂暴露。在拍摄过程中摇臂运动中可能会在各机位中穿帮,影响画面效果。从某种角度讲,摇臂与主机位的有效配合,也是对相关摄像人员摄像能力与素养的考验,更是团队合作能力的客观检验。穿帮镜头越多,与导播机位调动不利有关,也有团队磨合程度低等原因;反之,团队越成熟,技术运用越好,自然拍摄的精准度、艺术效果呈现越佳。
二、在电视拍摄中摇臂技术的具体应用
1. 摇臂对拍摄画面的艺术应用。利用摇臂镜头在拍摄过程中的运动镜头来增强画面的节奏感,摇臂的基本拍摄要求也是平、稳、准、匀四大特点。在日常使用三轴摇臂拍摄中Z轴会有倾斜角以达到艺术的效果。“稳”是画面稳尤其是起幅、落幅。 “准”就是要求摇臂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准确拍摄目标主体,特别是拍摄单一的主体时,主体在屏幕中的相对位置要固定,决不能在运动过程中将主体丢失。“匀”就是速度均匀。摇臂以动为主,摇臂镜头同其他镜头切换过渡要自然,运动速度同解说或音乐节奏对应。
摇臂的起幅、落幅画面要精美,画面的运动轨迹流畅,画面内容完整,画面有寓意和带入性。动、静画面在切换时要注意复杂线条和规则图形的变化,保证运动过程的画面透视和构图模式的统一,画面起幅过渡到落幅变化要明显,可利用前景、后景、主体三点之间的变化,空间感的压缩突出摇臂镜头的作用。
2. 摇臂对隐性剪辑的拍摄处理。摇臂拍摄中每一次从起幅到落幅的运动都是剪辑,镜头的好坏决定了构图是否能完整地表达摄像要表明的意图。
隐性剪辑是剪辑的特殊形态。在摇臂运动过程中,镜头的动态变化,引发陪体位置的相应改变。正是在主体与陪体的共同作用下,光线、景别、线条和颜色得以形成动感、立体、交叉的完美融合,从而将美学、光学、艺术学糅合为一,如此动与静的体位互动生成了一个完整镜头。
镜头内部蒙太奇和长镜头有区别。长镜头是从开机到关机一个时间段内景别、位置、光线都发生变化,空间表达或记录一个完整的镜头,长镜头多用于表达旁观记录,真实观察。摇臂镜头是在一个空间内完成的运动镜头。长镜头的空间运动范围大,摇臂镜头角度多、变化灵活。
镜头的内部隐性剪辑,主要是靠摄像师的操作来完成,这就要求摇臂摄像师要有编辑水平、节目策划能力、现场预判能力。有想法的摄像师才能拍摄出高水平的画面。
3. 摇臂对节目类型的灵活调整。摇臂的灵活性,针对不同类型节目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最优化要求和效果,增强了节目录制的灵活机动性。
在录制访谈类的节目中使用的摇臂较少。拍摄中摇臂通常是拍摄大全景和观众的两项任务。大全镜头在运动中可根据摇臂的运动速度形成节目的节奏。有些演播室摇臂架在轨道上,以形成更多运动轨迹的摇臂镜头。
在录制演艺类节目中摇臂是必不可少的摄像器材。大型节目一般有两三台摇臂,小型节目至少要有一台摇臂,使用跨界的原则架设摇臂。拍摄中摇臂镜头以仰、俯、冲、移为主。从局部特写到宏观全景,从固定景别到运动画面,配合节目的节奏进行运动拍摄。
在录制体育节目中使用摇臂较少。一般只用于拍摄宏大的场景。但有些体育项目如足球将摇臂架设在球门后45度的位置,配合进攻节奏抓取进球瞬间,拍摄到的画面是其他摄像器材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