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大学生  怎么写  怎么使用  作用  高的  时间  原理  金鱼  怎么分类  较好 

电视纪录片的剪辑技巧 纪录片剪辑技巧有哪些

   2023-02-01 勤学网3129
核心提示:纪录片是高品位的影视形态。电视纪录片创作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纪录片通过多种纪实手段可以深刻地达到解释历史、分析现在、导向未来的作用。下面是电视纪录片的剪辑技巧,一起来了解下吧:【电视纪录片的剪辑技巧】镜头

电视纪录片的剪辑技巧 纪录片剪辑技巧有哪些

纪录片是高品位的影视形态。电视纪录片创作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纪录片通过多种纪实手段可以深刻地达到解释历史、分析现在、导向未来的作用。下面是电视纪录片的剪辑技巧,一起来了解下吧:

【电视纪录片的剪辑技巧】


镜头转换的逻辑基础

一部电视纪录片通常包含几十个到几百个镜头,任意两个镜头之间的切换都需要剪辑者精心设置。画面剪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同一目的可以有不同的剪辑方法,甚至很难说哪一种是最佳方案。但无论如何,它必须要遵守观众心理感受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镜头的转换必须符合一定的逻辑要求。

符合生活的逻辑。在纪录片中,要想把动作或事件的发展过程通过镜头组接清晰地展现在屏幕上,必须注意时间的连贯和空间的统一。首先,动作或事件的发展离不开时间的因素。时间的连贯性是画面流畅的必要前提,剪接时忽视了这一点,就会造成逻辑混乱。表现一个书法家的创作过程,如果上一个镜头是写完字盖印章,后面又接一个正在写字的镜头,就不符合生活的逻辑了。其次,动作或事件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和发展的,这就要求剪辑者时刻注意统一空间的概念。统一空间是指为了表现一个空间内发生的活动,一组镜头所展现的空间保持一致。这种空间的统一感是靠环境和参照物体现的。

符合观众的心理逻辑。观众欣赏艺术作品,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电视画面的切换就是人们注意力转移的转换,镜头的长度就是人们兴趣度的长度,镜头角度、景别的变化就是人们观察事物时视点的变化。远景用来介绍大场面的环境,全景用来介绍整体人物或环境,中景用来介绍人的位置、状态及相互关系等,近景或特写用来突出人物表情、动作等观众感兴趣的细节。除了视觉感受规律以外,还有观众对于情绪的感受、对于内容的感受、对于内涵外延的感受等。

纪录片《我的小学》的结尾,随着主人公和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镜头由课堂里转换到学校外景,再转换到村庄全景、天空,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也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果镜头一直是在教室里,会减少很多情感的色彩。因此,镜头的转换必须综合考虑观众的心理需求。

符合艺术的逻辑。艺术表现有内在的逻辑,也就是说,艺术家运用独到的方法和技巧,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情。如视觉节奏的控制,通过镜头长度的变化,可以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依次变短的镜头组接,可以造成紧张的感觉,而较长的镜头组接,则有一种舒缓、平稳的情绪效果。视觉隐喻的运用,纪录片通过两个画面的对列造成一种比喻效果,产生一种新的含义。声画分立的运用,声画分立是指画面和声音不一致,通过声画的冲突效果产生某种寓意。如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的结尾,镜头从刘家慢慢拉远,而斧凿声却越来越响,这种变形处理造成一种意犹未尽、昂扬向上的意境。

镜头转换的基本原则

谢尔曼在《论剪接艺术》一文中指出:“每做一次剪辑,都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把注意力从一个形象转换到另一个形象,不论转换得如何流畅,只有在为了一个特殊的戏剧性理由时,剪接才真正起作用。”因此,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以下的这些剪辑原则.

避免产生视觉跳动。视觉跳动感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现象。画面和画面的转换,本身就是一种视觉形象的中断。景别的改变,从全景到中景,是一种较大幅度的空间位移,主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通常得到的是视觉连贯感;而相同背景中的主体错位,人物访谈中经过剪切后的断点,只是一种很小幅度的位移,却会造成视觉跳动感。究其原因:景别、视角的大幅度变化,符合观众全方位了解事物的心理需求,因此感觉流畅;而景别、视角的微调不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故而感觉跳跃。除了景别、角度的因素,色彩和影调也会影响画面的连续感。表现同一场景的一组镜头,应当尽量保持色彩和影调的一致,否则也容易产生视觉跳动。

主镜头和插入镜头。主镜头是为了展现事物或动作的完整面貌而拍摄的镜头,是一个段落的主导部分,相对来说持续时间较长;插入镜头是在主镜头的进行中,穿插一个和主镜头中的内容有关的镜头。

插入镜头的作用有很多种,有的可以突出细节,满足人们深入了解事物的心理需求;有的可以烘托气氛,通过画面的变化强化心理感受;有的可以用插入镜头省略一段中间环节,使动作或事件显得更紧凑;有的可以掩盖同期声剪辑造成的画面跳动;有的可以起过渡的作用,使两个不连贯的镜头连贯;有的可以表现主镜头内主体人物看到的东西,或想象到、回忆到的情景;有的可以体现一种因果关系;有的提醒观众注意与主镜头相关联的另外一个场景等等。

画面内运动的剪接点。电视纪录片一般都会对冗长的动作过程进行裁剪,在用若干动作片断来表现完整的动作时,需要剪辑者选择合适的转换时机,使不连续的动作变得顺畅。例如:镜头在动作的某一个停顿处切断,新的镜头再从下一个动作的启动处开始;或者利用插入镜头,使两部分动作场景有机地连接起来,从而省略了两部分之间的过程。表现一个人登山,第一个镜头他开始上山,然后接一个插入镜头――脚的特写,而下一个镜头他已经登上了山顶。三个镜头就艺术地表现了登山的全过程,镜头组接丝毫没有突兀的感觉。

镜头运动的剪接点。镜头运动的连接,最基本的规律是静接静、动接动,这样容易保持视觉的和谐感。所谓静接静,指的是固定镜头之间的连接。静接静可分为几种类型:一是前后镜头内的主体都是静止不动的,如大楼和广场、照片和画、蓝天和草地等,镜头连接的主要依据是内容的关联;二是前后镜头内的主体都是运动的,如开动的火车和起飞的飞机、跑步和跳高等;三是一个镜头内的主体静止,另一个镜头内的主体运动,一般说来,要选择运动主体暂时停歇的点进行镜头转接,这样两个镜头内主体的状态可以基本保持一致。所谓动接动,是指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变焦镜头等运动镜头之间的组接。

这类动态镜头的连接,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镜头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尽量保持一致,使前后镜头不至于产生明显的运动节奏改变;其次,连续若干个运动镜头的组接,应该去掉起幅和落幅,在镜头的运动中切换,给人一种绵绵不绝的感觉;另外,如果镜头的运动与主体的运动同时存在,就要综合考虑两种运动的因素,谨慎选择剪辑点,确保画面转换的流畅。

除了静接静、动接动,也有动静相接的情况。动静相接要注意下面几点:首先,可以利用固定镜头内主体的运动态势,使之与运动镜头的态势保持一致,如一个小船驶入画面的镜头,接一个从小船上移拍水面景色的镜头,就显得顺理成章;其次,可以利用镜头被动运动的特性,如前一个镜头是一个人在车上凭窗眺望,后一个镜头是车窗外流动的景色,因为后面一个镜头是“被迫”移动的,所以具有近似于固定镜头的特性,和前面的固定镜头接起来丝毫不感到突兀;此外,两组镜头反复地动静相接,还可以体现两个场景强烈的对比,如快与慢、变与不变、现代与古典等等。

段落转换的基本方法

电视片的最小单元是镜头,一组镜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段落。段落的转换是电视片内容的要求,如同写文章,一段内容结束要另起一段。段落的划分和转换,可以使全片的条理和层次更清晰。段落转换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电视特技进行转换,另一类是通过直接切换进行转换。

电视特技转场。利用特技进行段落之间的转场,在内容区别较大的两个段落之间用得较多,其特点是容易形成明显的段落层次。可用于转场的特技主要有:淡入淡出,前一个画面逐渐暗下去,后一个画面逐渐亮起来,一般用于时间、空间的大幅度变化,段落感最为显著。叠化,上下两个画面有几秒钟时间的重合,一般用于时间、空间的小幅度变化,叠化的段落感不是很鲜明,而视觉感受最为流畅;因此,除了用于段落之间的过渡,还可用于一般镜头之间的连接。

定格,前一段落的结尾画面作定格处理,使人产生暂告中止的感觉,接着下一个段落开始进行。比较适合不同主题段落间的转换。系列纪录片《海外安徽人》中,有很多介绍不同人物的段落之间的过渡,都用前一个段落中人物形象的定格来转场。此外,还有翻页、划变、三维等许多转场特技,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视觉感受。

直接切换转场。直接切换转场也叫无技巧转场。它不用特技来“承上启下”,而是用镜头的直接切换来过渡两段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片子的节奏。常用的直接切换方法有以下几种:利用两极镜头转场,这种方法往往在较大的段落转换时使用,利用反差很大的两极景别可以造成强烈的对比效果。纪录片《一个画家的诞生》中,前一个段落是画家作画,以画的特写结束。紧接着是江南水乡的大全景,开始了画家深入生活的下一个段落,层次清晰明了。

利用特写镜头转场,特写镜头作为一种插入镜头,基本上看不出周围的环境,可以在不同的段落中合理地出现。所以,用特写镜头来进行段落之间的转场,容易制造连绵不断的错觉,有着连贯的视觉感受。利用形态因素转场,就是上下镜头具有相似的主体形象,利用形态近似的和谐感,达到视觉连续的目的。如前一个段落是夜景,以一个月牙的特写结束,紧接着是一个和月牙一样形状的小纸船的特写,镜头拉开,是一个小女孩在家里折纸玩,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室内的段落。此外,还有利用动势转场、利用遮挡转场、利用声音转场等等。

【电视纪录片的选题技巧】


1、人文与社会类纪录片的选题要点

对于人文与社会类型的题材选择较为广泛,只要是那些事关国计民生、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与历史(或现实)有直接联系的人和事都可以作为纪录片人文与社会类型的题材。具体讲,可以作为纪录片人文与社会类型的题材应具备时代性(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揭示时代本质、触及社会矛盾),今天的电视观众总希望看到自己关心的、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都离不开时代背景,这些节目往往寓于时代的发展中。

如《望长城》以生活在长城边上的一个个人物为纪录对象,把底蕴厚重的文化内涵渗透其中,让观众在现实中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如《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进一步深挖,把一个关于“饮食、烹饪”的老话题做的活灵活现,正是节目中一个个老百姓的故事讲述,吸引了观众的眼球,透射出时代的变化特征。因此,电视纪录片选题的时代性就是要把选题渗透于生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选题。

其次,作为纪录片人文与社会类型的题材应具备新鲜性(从及时性上体现新鲜、从特殊性上体现新鲜、从未知性上体现新鲜)。所谓“新鲜性”,就是那些人们欲知又未知、感兴趣的事件的全部(或某一方面)。新鲜性在纪录片的选题中具有重要作用,有了新鲜性就能吸引观众(有时尽管意义不是很重大)。如《藏北人家》、《舌尖上的中国》、《最后的山神》等,它们吸引观众的元素,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观众不熟悉和想了解。对于纪录片选题的新鲜性要把握好观众的兴趣点所在,深入生活实际、把现实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与观众联系在一起,寻找出观众感兴趣的切入点。

再次,作为纪录片人文与社会类型的题材应具备复杂性(人物经历的复杂性、思想内容的深刻性、涉及内容的广泛性、事件情节的广泛性)。电视纪录片与电视新闻不同,它需要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艺术价值,这就需要有足够的内容和许多有价值的情节来充实,才能支撑起纪录片需要表达的主题。第四、作为纪录片人文与社会类型的题材应具备内容的可视性(人物事件具有较丰富的视角特点、涉及的场景是否有变化、现场环境是否具有可视性、事件所涉及的面是否丰富多彩)。内容的可视性就是所选题材要适合电视表现手法,具有生动的画面质感。

在纪录片选题时应尽量绕开那些受条件限制、且不适宜电视表现的题材。最后,作为纪录片人文与社会类型的题材应具备人文性。纪录片的创作源泉来自不同民族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这种生活实践活动蕴含了不同民族对生活的追求与命运抗争,所表现出来的生活习惯、民族风情等多姿多彩,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它来自不同的民族生活之中,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状况。这类题材具有普遍的人文价值和人生意义。

题材的人文性是纪录片选题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舌尖上的中国》就是通过纪录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顺应自然,求得生存过程中的真实生活,充分展现了纪录片的人文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人文价值,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总之,选题是纪录片创作的开端,选题时把握好题材的时代性、新鲜性、复杂性和可视性的有机结合,是纪录片创作成败的关键。

2、自然与环境类纪录片的选题要点

纪录片的另一种题材形式就是以自然物与自然环境为表现内容的题材。这类题材的纪录片为数不少,在选题时需要从知识性、思想性、寓意性、欣赏性等加以考虑与把握。

传播知识是电视传播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向观众传播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历史知识(名胜古迹类纪录片、历史文献纪录片等)、地理知识(山水风光纪录片、自然探索纪录片)、专门知识(如植物、动物)以及一些人文知识等。因此,在纪录片的选题时,要把知识性作为选题的考虑范围。赋予自然类纪录片一定思想性是使其表现内容得到升华、具有一定深度的有效途径。如《话说长江》在介绍长江的同时,把视角延伸到长江两岸的发展变化,这就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介绍了,思想性的介入赋予了纪录片更深层次的内涵。

赋予自然类纪录片一种品格或精神是创作者通常惯用的手法。如纪录片《竹》通篇不见人,但通过不同形态的表现,再加上解说的作用,就使这些自然物有了一定得品格。在自然类的纪录片中,有一类专门给人以提供人们审美艺术的片子,这类片子能给人以构图造型为依据,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让人看了心旷神怡。如《黄山》、《第三极》等。

【电视纪录片的拍摄技巧】

1)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是成功拍摄的基础。

鸟,不同于人,它不会随着你的意愿走,不会去配合你,它怕你,它敌视你。如何让它感觉不到你的存在,完全放松做它自己的事情,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事先必须在它们“夫妻”双双出门的时候,搭建掩体,掩体材料最好就地取材,比如大苇莺用芦苇建巢,我们最好也用芦苇建掩体,以便混淆大苇莺视觉,防止它们弃巢飞走。掩体要能遮住整个人的身体,在面向建巢的方向留出摄像机镜头出口。在进入到拍摄地前,要及时调整前期已经准备的拍摄内容,对拍摄提纲进行整理,并结合实际情部不断捕获新线索。同时要认真的对如何选择最佳拍摄时间进行研究,同时要准备好饮水、干粮,因为进入掩体后是不能随便进出的。

2)拍摄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拍摄时要关闭所有通讯工具,同事之间的交流最好用手势,拍摄时要轻手轻脚,拍摄技巧的运用果断利索,因为大苇莺不会配合你重来一遍的。同时一定要把随机麦克开启,以便周围的同期声―鸟叫、蝉鸣、犬吠都能纳入录像带内,尽可能的保证声音的真实性,为后期制作做好准备。

拍摄过程中还要随机对已拍摄的一些资料进行检视与整理,边整理边思考,边思考边筛选,哪些素材是拍摄主题所必须的?哪些素材还存在其他可能性?哪些素材还能够拓展更大的故事空间?在拍摄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其他支线出现的情况,而遇到这种情况,需要你对该支线进行慎重思考之外,还要和相关工作员进行讨论来决定这条支线是否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生命的故事―东方大苇莺》这部纪录片是对名为大苇莺的鸟类繁衍过程的真实记录,所以“真实性”成为拍摄此部作品必须坚持的原则。一方面在坚决杜绝虚假内容的出现,要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客观而真实的将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另一方面要保证使用真实的拍摄技术,在拍摄时一定要注意影像色调的正常还原。

纪录片并非纯粹的纪实,它要在真实事件的背后将更加深刻的内容呈现给观众。看似简单的“纪录”两个字,却承载着拍摄者坚韧的忍耐、敏锐的发现以及对时间的精确把握。每个拍摄者都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努力的挖掘、探索、发现具有丰富内涵的东西,那就是 “生命”的美丽,探索“生命”的美丽,才是我们这部纪录片的价值追求。当小鸟们跳出巢穴,蹦跳着离开母亲时,生命将在它们中延续……,到这里也就达到了我们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最终目的。

虽然在人们实际生活中,事物一般是按照线性规律进行发展的,然而观众却并不愿意去欣赏一部与生活并无区别,毫无情节而言,不存在任何高潮,完全平铺直叙的将现实直接“拷贝”过来的纪录片。所以拍摄者要注重素材的筛选,要凭借高超的技术将其剪辑成为一部主线清晰、错落有致、起伏跌宕、注重细节却又不会“失真”的作品。显然,这就对拍摄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要认真的进行主观选择,还要学会如何进行艺术的二次创作。

在这部纪录片的后期编辑制作中,因为它对文字脚本的要求并不严格,所以我们采取了“纸上谈兵”的做法,通过制作“分场大纲”,将那些信息量大且需要时间拉的相当长的拍摄素材做有效的组合。从大鸟筑巢,到排卵、孵化,到小鸟的出壳,辛勤的喂养以及积累到最后的高潮―离巢远飞。主线清楚后进行素材的初剪、后制、修片、定剪、影像效果、字幕、旁白、配乐、音效、合成。

【电视纪录片创作技巧】

一、纪录片画面的拍摄

纪录片不同于一般的专题片,一般专题片的形式大多是配音+画面+同期声采诫,而纪录片的灵魂则是一个个真实、客观的生活场景和生活情节,所以专家称纪录片是电影的姐妹艺术。它的拍摄比一般的专题片要求更高、更难把握。纪录片要求记录人的生活状态,而人又是社会的,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伦理、文化等关系错综复杂,构成一个人的社交网络和生活环境。而所有这些形成了一个真实的人全部的生存外壳。当我们要了解并关注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时,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人的生存外壳由表及里地观察分析,关注人物的处境,抓住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才有可能形成纪录片的故事化风格。

基于此,拍摄前,确定片子主题,制定比较可行的拍摄方案尤为重要,如果要把一个人的吃喝拉撒全部纪录。进入镜头,不光摄像没法承受。就是录像带恐怕也难以满足需要。在拍摄的取舍中,见的就是编导和摄像的真功夫了。拍摄纪录片《一起成长》历时一年,片子讲述了一位母亲在教育自己十一、二岁的儿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的故事。剪辑完成的片子总长40分钟,所以整个片子能容纳的情节就是非常有限的。

当然作为素材的拍摄,情节可以有些富余,但那也是有限的。根据拍摄方案预定的情节比例,母子的问题占片子总长度的三分之一。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占三分之二。所以在拍摄中,对母子之间的问题就选择了他们生活的十几个片段,其中有孩子的生活习惯问题、学习习惯问题、母亲的一味代替、急躁等问题。这些问题很有代表性。其实也是当前社会家长和孩子冲突的一个缩影。像这样根据主题需要选择情节,情节为主题服务,剪辑片子时就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了。纪录片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粗糙性。一个情节的核心内容可能就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者一、两句话,但作为纪录片的拍摄。

就不能就动作拍动作、就对话拍对话,要表现粗糙感,就要把人物做这个动作的前因和后果全面纪录。这样片子才不会干巴、不会失真,不会让人有导演情节的感觉。还是拿《一起成长》为例,记得当时有一个情节是这样的:母亲训过孩子之后,心里很难受,收拾书房的时候。看到孩子的照片,心里更难受,拿起镜子端详了很久,因为这个情节出现得太突然,摄像没有抓到看之前的画面,只拍到了母亲看照片的画面。剪辑的时候,就觉得画面有些干巴,有些单一。本来很好的情节。如果缺失了前因、后果,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整部片子都是那样的情节,会让人有看短剧,觉得导演痕迹太浓的感觉。纪录片与电影的区别是:创作者的观察与记录应保持适度的冷静和距离,以满足客观真实的纪实本质要求。纪录片的拍摄对象不是专业演员,当他们初次面对摄像机的时候,往往会有些紧张。日常再熟悉不过的动作也会有走形,显得不真实。依据澳大利亚纪录片导演鲍博,康纳利的经验,创作者应该采取“全然不干涉”的原则,什么都不说,而尽力让一种自然的生活流程产生。几天后,采访对象会逐渐习惯镜头,慢慢在镜头前恢复常态,将摄影机视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纪录片《幼儿园》的拍摄对象是一群三四岁的孩子。看到摄像机孩子们非常好奇,刚开始很难拍到有价值的情节,慢慢地,孩子们忘了教室里还有一台摄像机。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回归了自然。当然,摄像机一直架着不是说一直拍着。拍什么、不拍什么那还是有讲究的。二、纪录片解说词的撰写因为纪录片的结构方式重在情节,重在通过人物的活动、人物生活的环境表现人物、反映主题。所以纪录片解说词的作用就串珠子的线一样,把一个个情节像珠子一样串起来。比起一般的专题片,解说词在片中的作用就大大减弱了。“凡可被显示的东西不可被言说”,视听语言是不同于文字语言的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只要将视听符号注入特定的社会语境和叙事情境。其视觉形象概念的抽象能力不容置疑。

纪录片中情节的作用举足轻重,但不是说解说词就可有可无。没有线,珠子是没法串起来的。但是依靠具体理性的解说完成信息的传递,那只是影像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信息发布方式,如电视新闻、评论等等。纪录片本体独特的传播体系决定,纪录片应用形象和生活场景来思考真理。纪录片《大家庭》反映了广西一个边远山区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向解体的主题。单从篇幅上来看,片子的解说词恐怕只能占到全片的10%。但这10%的作用不可乎视。

从内容来看,《大家庭》的情节延续也有一年之久,片子选取了一年中家里十几口人的几十个情节,不论从时间的延续,还是人物的转场,都需要解说词来完成。如果解说词表述得不够准确,观众看片子可能会云里雾里,头脑中不会形成一个流畅的故事情节,看不懂创作者真正的意图。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片中,主要的职能就是服务于主题。所以解说词应尽量写得亲切、自然、朴实。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更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这个距离的“连接点”就是朴朴实实的语言,那种居高l临下。我说你听的说教式方法万万要不得。在撰写解说词时,作者最好将自已摆在同观众平等的位置上,采取与观众拉家常,说心里话的方式,娓娓道来,让观众感到亲切自然。

二、纪录片音乐的加载

纪录片的情节主要是同期声,但适当地配些音乐也会增强表现主题的效果。纪录片《迟来的割礼》,讲了新疆一个地震灾区的维吾尔族孤儿,因为地震。耽搁了做割礼(割礼是维吾尔族的一个习俗,一般男孩在5岁或7岁的时候要进行割礼手术,举行割礼仪式。),孩子的养父母知道这个事情之后,给孩子在他的家乡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割礼仪式。表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处处有温暖的主题。因为维吾尔旗人的能歌善舞,所以片中运用了好多民族音乐,增强震后的少数民族同胞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很能感染人,很让人感动。

但在给孩子做割礼手术的时候就不能再用欢快的音乐了,毕竟手术是有痛苦的,做手术也是需要安静的。所以,纪录片中的音乐适当地运用,才能起到烘托气氛的效果。在《大家庭》纪录片中,作者将山区妇女用方言吟唱的若干首原始意味颇浓的节令歌,既用来转换场景和交待事件发展时间,同时也让观众从那古朴中蕴含坚韧精神的歌词和旋律中,体味到一些画面以外的涵义。拍摄电视纪录片的过程,其实也是创作者心灵的情感历程。

拍到实处,情到深处、随着彼此了解的加深,创作者往往就能体会出所拍摄人物的酸甜苦辣咸。这也就要求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在记录现实的同时,还要投入一份真情实感,运用一定的艺术技巧,寻找一种内在的契合,以达到创意的目的。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开店资讯
网站排行
推荐网站
网站首页  |  你好 测试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