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烘焙方法,不同的烘焙程度,咖啡的味道也就不一样,不同的咖啡,烘焙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烘焙方式对咖啡来说非常重要,也非常讲究。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浅烘焙咖啡怎么煮的相关内容。
浅烘焙咖啡怎么煮:
选择自己喜欢的咖啡煮法
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只要你用得顺手,煮得方便,喝得开心,对你而言,就是最适合的咖啡煮法。有的人爱用方便快速的美式咖啡壶煮咖啡、有人偏爱享受塞风壶(虹吸式)咖啡的浪漫悠雅,也有人独钟法国压的简单纯粹、摩卡壶的义式风情、或是手冲滤泡式咖啡的风味...,无论如何,适合其它人的煮法不一定最适合您,选择自己最适合也最喜爱的咖啡煮法,是享受DIY煮咖啡乐趣的首要条件。
只购买「有标示烘焙日期」的「新鲜烘焙」咖啡豆、用「好水」煮咖啡 「咖啡豆是生鲜食品」在国外已是相当普及的观念。新鲜烘焙是一杯好咖啡的生命!新鲜烘焙的咖啡豆保有最香浓迷人的咖啡风味,能够轻易煮出一杯最香醇的咖啡;不新鲜的咖啡豆风味早已流失,只能煮出一杯不够香醇、甚至可能已经变调走味的苦涩黑水。假使你不购买一个月前出炉的烘焙面包,现在开始,请拒绝购买未清楚标示烘焙日期,或者已经烘焙超过七天的「不新鲜烘焙」咖啡豆 / 咖啡粉。
在一杯咖啡里,98%以上成分是「水」。水的重要性无庸置疑!如果你使用不好(如:不干净、有怪味)的水煮咖啡,即使用最好的咖啡豆也是白费力气--因为差劲的水能够毁坏最好的咖啡。即使是简单的「滤水壶」也能替「自来水」滤掉许多不好的物质,使得煮出来的咖啡更香、浓、醇。煮咖啡与泡茶一样,需避免使用蒸馏水,如果您所在的地方自来水品质不佳,使用干净的山泉水也是个理想的方法。
放足够量的咖啡 、合适的水温度
咖啡豆的使用份量必须足够,使用太少的咖啡粉可能导致苦涩或淡而无味,但也不用一次放太多。咖啡的标准用量是:用「两平匙」(约15克)咖啡豆(粉)煮「一杯」(约180cc)咖啡。 请依照这个比例来调整你的咖啡使用量。一般而言最适合冲煮咖啡的水温度在摄氏88~94度之间,避免使用刚沸腾的滚烫开水来冲煮咖啡。水烧滚以后静置1~2分钟再用来冲煮咖啡。
随时保持咖啡器材的清洁干净、煮好咖啡十分钟以内喝掉
千万别把泡茶的「养壶」观念带到咖啡器具!每次使用过咖啡器具后,需要立刻清洗干净,放在通风的地方保持清洁、干燥,如果把「养壶」观念用在咖啡器具上,您将会得到一杯充满奇怪油臭味道的差劲咖啡。
别相信您煮的咖啡可以放在咖啡壶的「电热保温盘」上面「保温」大半天!咖啡摆越久,风味逐渐散失,并且悄悄走味。咖啡煮好以后,在十分钟内享用完毕,才是懂门道的内行人。
烘焙咖啡豆的方式:
1、极浅烘焙(LIGHT Roast):烘焙程度;极浅度烘焙,又名浅烘焙。所有烘焙阶段中最浅的烘焙度,咖啡豆的表面呈淡淡的肉桂色,其口味和香味均不足,此状态几乎不能饮用。一般用在检验上,很少用来品尝。
2、浅烘焙(CINNAMON Roast):烘焙程度;浅度烘焙,又名肉桂烘焙。一般的烘焙度,外观上呈现肉桂色,臭青味已除,香味尚可,酸度强,为美式咖啡常采用的一种烘焙程度。
3、微中烘焙(MEDIUM Roast):烘焙程度;中度烘焙,又名微中烘焙。中度的烘焙火候和浅烘焙同属美式的,除了酸味外,苦味亦出现了,口感不错。香度、酸度、醇度适中,常用于混合咖啡的烘焙。
4、中烘焙(HIGH Roast):烘焙程度;中度微深烘焙,又名浓度烘焙。属于中度微深烘焙,较微中烘焙度稍强,表面已出现少许浓茶色,苦味亦变强了。咖啡味道酸中带苦,香气及风味皆佳,最常为日本、中欧人士所喜爱。(蓝山咖啡)
5、中深烘焙(CITY Roast):烘焙程度;中深度烘焙,又名城市烘焙。最标准的烘焙度,苦味和酸味达到平衡,常被使用在法式咖啡。(巴西、哥伦比亚)
6、深烘焙(FULL-CITY Roast):烘焙程度;微深度烘焙,又名深城市烘焙。较中深烘焙度稍强,颜色变得相当深,苦味较酸味强,属于中南美式的烘焙法,极适用于调制各种冰咖啡。
7、极深烘焙(French Roast):烘焙程度;深度烘焙,又名法式烘焙。又称法式或欧式烘焙,属于深度烘焙,色呈浓茶色带黑,酸味已感觉不出,在欧洲尤其以法国最为流行,因脂肪已渗透至表面,带有独特香味,很适合咖啡欧蕾,维也纳咖啡。
8、极深烘焙(Italian Roast):烘焙程度;极深度烘焙,又名意式烘焙。又称意式烘焙,烘焙度在碳化之前,有焦糊味,主要流行于拉丁国家,适合快速咖啡及卡布基诺。多数使用在Espresso系列咖啡上。
咖啡烘焙的程度分析:
轻度
这种烘焙只用于绝对优质的,比较惊喜的或高地种植的阿拉比卡咖啡豆。酸性咖啡加上牛奶或乳酪是用于早餐的理想之选。美国的这种烘焙叫“肉桂”,这样叫是因为它烘焙后的颜色很像桂皮。这样烘焙的咖啡豆酸度很大,或醇度很小。有时候也叫“半城”或“新英格兰”烘焙。
中度
“美国式烘焙”。如果比中度稍微深些就可能是“城市”了,也叫做“正常的”、“褐色的”:在表面不带油时让颜色尽可能的深。
维也纳式
美国术语,意思是比中度烘焙的颜色稍深。这种烘焙会带上深褐色的斑点而且表面上带一点油。也叫“轻度法国式”或“全城”烘焙。
深度
“西班牙式”、“古巴式”。咖啡豆的表面会带点油,有时也叫“深褐色”或“法国式烘焙。”
大陆式
还可以称做“双烘焙”;“高度的”。在美国,又分“法国式烘焙”、“新奥尔良式烘焙”和“欧洲式”烘焙。这种烘焙的咖啡豆带有近似深色的巧克力的颜色,可被描述成的“很深的”、“深度法式的”、“很重的”和“意大利式的”烘焙。
意大利式
在美国,这种烘焙比在意大利在颜色掌握上要深些,有时被叫做“浓缩的”烘焙。这种咖啡豆几乎是黑色的而且非常的油。它的最主要的口味来自烘焙的味道而不是咖啡的。咖啡豆永远不应该烧成黑色。
喝咖啡最常用的咖啡术语:
风味【Flavor】串连以上三者,拼贴成的咖啡印象。有的咖啡风味多样,酸、甜、苦面面俱到,有的则酸味极度泛滥,完全占领你的嗅觉和味觉。也有人习惯用“感觉”来主宰判断――咖啡是否有自己的风格?是否别具业林或水果芳香?气质是温柔还是阳刚?
酸度【Acidity】咖啡入口后,轻留在舌尖的滋味。“酸”字看来剌眼,其实咖啡豆的果实原味和新鲜活力,就像葡萄酒一样,都蕴藏在它的酸味里。新鲜咖啡散发的酸性,带着果实的芳香,就像柠檬、葡萄、苹果等水果中所含的天然果酸,口味愉悦而清新。
醇度【Body】:饮用咖啡后,舌头留有的口感。醇度的变化可分为清淡到如水到淡薄、中等、高等、脂状,甚至如糖浆般浓稠。
气味【Aroma】:咖啡调配完成后所散发出来的气息与香味。用来形容气味的词包括焦糖味、碳烤味、巧克力味、果香味、草味、麦芽味等等。
苦味【Bitter】:苦是一种基本的味觉,感觉区分布在舌根部分。深度烘焙的苦味是刻意营造出来的,但常见的苦味发生原因,是咖啡粉用量过多,而水太少。
清淡【Bland】:生长在低地的咖啡,口感通常相当清淡、无味。咖啡粉分量不足、而水太多的咖啡,也会造成同样的清淡效果。
咸味【Briny】:咖啡冲泡后,若是加热过度,将会产生一种含盐的味道。
泥土的芳香【Earthy】:通常用来形容辛香而具有泥土气息的印尼咖啡,并非指咖啡豆沾上泥土的味道。
香味【Aroma】弥漫游走的空气中的咖啡醇香。从烘焙、研磨、到冲煮,咖啡豆在它漫长旅途中的每一站,都极尽力气释放芳香。因此,不妨善用你的嗅觉,随着咖啡,一起体验这场芳香之旅。